
HASHKFK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当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领域时,新闻素材的来源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人工智能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从庞大的数据库中抓取的数据,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可以为新闻生产提供原始材料。而且通过运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可以判断用户对于热点新闻的追逐情况,以确定合适的新闻选题及新闻版面配置等。2009年,Google通过分析5000万条美国人检索最为频繁的词汇,并将这个数据和美国疾病中心在2003—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建立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型。最终成功预测了2009年冬季流感的传播,甚至可以具体到特定的地区和州。
人工智能的应用大大减轻了人工繁琐盲目的新闻线索搜集工作,甚至可以发现一些记者难以发现的新闻线索,但有些新闻线索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闻线索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需要人工把控,以减少机器被误导的可能性。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存在可能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在互联网领域数据爬取合法性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确有不法分子利用数据爬取进行黑色交易。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加强了对个人信息保护、打击网络犯罪,这将对数据采集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机器人写作无疑是现阶段让记者倍感压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最早出现于美国信息供应商汤姆森金融公司的机器人,在2006年3月运用电脑程序代替财经记者自动撰写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新闻;科技公司Automated Insights开发了一款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比如体育、财经类的简单事件新闻的软件,名叫WordSmith。雅虎、的相当一部分新闻就是由这位WordSmith编写的。《》至今已开发拥有近100个“智能机器人”,其中最知名的是里约奥运会期间亮相的Heliograf。从报道里约奥运会开始算起,机器人 Heliograf 做记者已经一年多了,这期间它撰写了 850 篇报道,点击量超过 50 万次。Heliograf 是《》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可以收集、整合各方信息;给不同地区的读者撰写不同的报道,也能预测新闻事件的走向,给突发情况的报道提供缓冲时间。
就国内媒体而言,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开发的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发出了题为《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的第一篇新闻,此新闻在朋友圈广为转发。在2017腾讯媒体+峰会现场,腾讯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单篇成文平均速度0.5秒!可以一口气连续写作14篇。2015年11月,84岁生日的新华社正式推出的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可以迅速完成体育、财经等数据类相关的稿件,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2017年1月,南方都市报社写稿机器人“小南”上岗,第一篇300余字的春运报道,1秒完成,效率惊人。与其他机器人“同行”有所区别的是,小南聚焦的是民生领域报道。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万小军团队和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联合研发的机器人Xiaomingbot(张小明)首次露面是在里约奥运上。张小明在结合了最新的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完成新闻写作。中国在机器人新闻写作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媒介产品的到达率,浏览量都是产品的生命线,而内容分发是决定媒介产品能否生存下去的重中之重。在今天,算法分发已经是包括搜索引擎、浏览器、资讯客户端甚至音乐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的标配。今日头条作为国内第一批使用算法进行内容分发的平台,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位置等多个维度进行个性化推荐,实现了“千人千面”。推荐内容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新闻,还包括音乐、电影、游戏、购物资讯等。截至目前,今日头条日活用户达到1.4亿,人均每天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人均每天启动9次—超级用户粘性,天生的资讯阅读场景带来高沉浸感,让今日头条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接触的极佳选择。在信息分发上,人类对“免于匮乏”的追求,历经上百年,终于在互联网时代得以实现。现在,对“免于过载”的追求还开始不久,在技术的帮助下,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社交+算法”的利器,并在2016年成为信息分发史上的拐点。
“今日美国”自2017年4月开始改版其手机端,通过大数据挖掘用户阅读兴趣,推送差异化内容。一个月后,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间从 25 秒增加到 45 秒,增加了 75%。此外,文章的完整阅读率和二级页面点击率都有显著提高。这标志着“今日美国”的信息分发机制从编辑推荐向算法推荐转变,而这也成为国内外新闻网站和移动端变化的大势所趋。“今日美国 ”并不只是单纯地对页面进行改版,而是通过 Polymer —一款开源的 JavaScript 程序进行深度改版。该款程序开发自谷歌,“今日美国”的技术团队可以自行编码、不断重组首页的内容模块以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了此次改版,“今日美国”组建了一支 10 人技术团队,连续奋战近 90 天,测试 120 天才取得如今的成果。改版后的 “今日美国”将逐渐由编辑推荐制向算法推荐制转变,即用户个性化的浏览主页。
提升用户体验无疑是媒体不得不考虑的方面之一,用户体验好坏决定媒体使用与否。利用人工智能在终端上的良好变现,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将是未来媒体重视的内容之一。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运用,不仅仅是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最终还是要看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带来什么样的便捷和感受。功能只是名词,但是最终这个东西用户是不是买账其实还是用户体验。人工智能的引入对公司的客户服务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研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抱怨的顾客中,约有42%的人期望在60分钟以内得到品牌机智的回答。人类几乎不可能为他们的客户提供24/7的客户服务。这也是AI在加强客户支持方面对品牌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