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HASHKFK

BETHASH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BETHASH新闻资讯 > BETHASH新闻
BETHASH玩法 BETHASH新闻

BETHASH世上为什么要有书? 译文社科2024年新书目录

时间:2024-10-07 14:10:57
更多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BETHASH世上为什么要有书? 译文社科2024年新书目录

  译文纪实将重磅推出扶霞·邓洛普的新书《君幸食》,扶霞祝君吃好喝好。我们持续关注女性的困境:无法颁奖的2018年,瑞典文学院发生了什么?《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讲述来自18名女性的控诉,揭穿“文化人”的伪装。《追凶》关注学术界内部的性别不平等,一位女性决心揭开四十年前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桩女性遇害案件的黑幕。《疫苗的故事》作者保罗·奥菲特的新书《赌命》聚焦医疗风险。《魔鬼的剧本》讲述电子烟的故事,一个硅谷科技创新如何被华尔街资本裹挟,最后酿成灾难。《北欧向左,美国向右?》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人,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拯救老街》是关于拯救小微企业,拯救小城镇的生活方式的故事。

  新丛书“火与风”将与大家见面,这个系列聚焦原创历史写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火与风”意寓文化之火,生生不息。2024年将推出历史学者、作家杨斌的《江南以南》,从严州到建德的两千年,“被湮没”的家乡史;历史学者、媒体人李礼的《失败:1891-1900》,全球视野下的清国覆灭史第一部;世界史研究者、译者陆大鹏《巴比伦怪物:魏玛德国罪案集》聚焦一手历史材料,展现魏玛共和国时期光怪陆离的社会;作家郭建龙的《穿越百年中东》,一本书完整了解中东乱局的来龙去脉。

  《君幸食》一书将以英国最常见的中餐外卖菜肴“糖醋肉球”作为开篇,介绍西方世界对中国菜的理解与误解。紧接着便会开启精彩愉悦而又内容丰富的中国美食之旅。从“灶火”、“天地”、“庖厨”与“餐桌”四个维度,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将一段段津津有味的中餐故事娓娓道来。火焖鞭笋、东坡肉、醉蟹、麻婆豆腐、土步露脸、清蒸鲥鱼、刀削面、小笼包……贯穿华夏大地南北东西的丰富食材与烹饪方法,被扶霞以饱含深情而又严谨客观的文字呈现于东西方读者面前。

  著名美食作家,成长在英国牛津,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来在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专业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扶霞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逾二十年,著有《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多部作品,也于《金融时报》《纽约客》《美食杂志》《四川烹饪》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她的美食著作曾荣获多项大奖,其中包括四次有“饮食世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The James Beard Awards)。《鱼翅与花椒》简体中文版推出至今,已畅销二十万余册,斩获多个奖项。

  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为了让人免遭传统烟草产品中致癌物质的伤害,设计了一款新型电子烟,名为朱尔,希望以此挑战当时的烟草巨头,并通过帮助老吸民改用技术含量更高、致癌性较低的产品来造福世界。在其创新精神和硅谷风险投资的推动下,朱尔迅速成为市场上销量最高的电子烟,该公司也成了硅谷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此时,身陷反吸烟运动并长期诉讼缠身的大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将电子烟视为救星,不顾一切地收购了朱尔。然而它忽略了朱尔发明的众多口味以及营销行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从2018年开始,一系列和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和严重肺部损伤病例爆出,使全国陷入恐慌,引发了公共卫生危机。

  梅森格深入不分肤色与种族、只因贫困而陷入社会底层的人群,从三位单身母亲的角度入手,详尽分析了她们因贫致罪的过程、入狱后被迫支付更多开销的情形,以及为恢复自由做出的种种努力,其间亦涉及各级法官、法院乃至国会的作用。当轻微的违法行为变成巨大的财务和个人灾难时,这些妇女的生活被颠覆了。她们为清偿债务和继续生活而苦苦挣扎,顽强的民权倡导者和立法者为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司法法庭而与她们并肩战斗。在这一非凡的报道壮举中,梅森格揭露了残酷社会中令人痛苦和愤怒的不公正现象,捍卫了最脆弱那部分美国人的权利和尊严。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是,1932年到1972年,美国公共卫生局进行了一项非治疗性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塔斯基吉的研究与治疗无关。其目的是追踪疾病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如何影响黑人受试者。 这些人没有被告知他们有梅毒,也没有被警告疾病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头几个月的一点点药物治疗外,他们没有得到医疗照护。他们没有服用强效药,而是服用阿司匹林来止痛。在一项政府关于此实验的研究中,卫生官员系统地欺骗了这些人,使他们相信自己是病人。Bad Blood 是一个通俗的短语,黑人佃农用来形容一系列疾病。在这40年的死亡观察结束时,有100多人死于梅毒或相关并发症。追溯医学伦理的演变和官僚机构决策的本质,作者试图表明,塔斯克吉的研究,实际上不是一个失常,而是种族关系和美国医疗实践的逻辑产物。

  该法案是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涉及面最广也最重要的立法,它牵动了几乎每个美国人的心。作者通过对参与通过和废除该法案的人士的采访,理清了在此过程中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展现了一部法案是如何从构思、征求意见、在与各方的妥协中艰难通过,到随着该法案的推手奥巴马的卸任而被废除的。与此同时,也讲述了这部法律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看起来会是这样的面目,以及它对普通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其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具有权威性,令人信服。

  萨马尔·亚兹贝克是一位叙利亚作家和记者。2011年时,她因为倒阿萨德政权,被迫放逐。 自此,坚决要让世人知道叙利亚人民受苦的真相,她勇敢的穿过土耳其边境的小洞,回到自己的国家。她拍摄了许多士兵、孩童、平民百姓,这些人只是想活下来,其中有很多故事是我们无法忍受的,艰难又残酷。但她也记述了一路上,她所见到的人性光芒:人们如何在狙击手的注视下生活,有原则的年轻男子如何对抗军方上司的命令,孩子们如何适应地堡……

  《哥本哈根的浮士德》以主导哥本哈根会议的七名物理学家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为中心,其中玻尔、保罗·埃伦费斯特和莉泽·迈特纳三人已过知天命之年,是成就斐然的老一代科学家。维尔纳·海森伯、沃尔夫冈·泡利和保罗·狄拉克三人刚刚而立,但已经在物理学伟人祠占有一席之地。七人中最年轻的是二十五岁的马克斯·德尔布吕克,这次会议结束时上演的滑稽短剧就是由他执笔的。这出短剧是歌德巨著《浮士德》在物理学世界中的演绎,青年物理学家在剧中对长者们各种插科打诨,而剧中的情景竟然也预示了很多后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细思极恐。

  调查对象是为特朗普操纵大选的福克斯新闻的创办人罗杰·艾尔斯。由于传主拒绝受访甚至派律师出面阻挠,作者采访了与其关系密切的亲友、敌人、同事及媒体界、政界、娱乐界人物等614人,以数千小时的采访所得还原了这位媒体大亨的人生。艾尔斯白手起家,凭借头脑灵活,善于观察和钻营,在1996年受默多克邀请创办有线新闻网福克斯,把它打造成了一个电视新闻帝国。他大胆贪婪、手段狠绝,长期操纵新闻、插手华盛顿政治,不仅权欲熏天,还粗暴对待员工,甚至长期性骚扰女主播,2016年被迫辞职,次年去世。

  拉胡尔·詹迪亚尔(Rahul Jandial)医学博士是美国洛杉矶希望之城的一名接受过双重培训的脑外科医生和神经科学家,希望之城是位于洛杉矶的研究中心、医院和研究生培训机构。在不做手术的时候,他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实验室——詹迪亚尔实验室领导一个科学家团队,该实验室以其尖端的脑外科和神经科学方法而闻名。除了世界级的外科医生和科学家的头衔之外,詹迪亚尔博士还撰写了10本学术书籍和100多篇论文,《神经健康》(NEUROFITNESS)是他面向普通读者的第一本书。

  日本记者、纪实作家,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评委会委员。1933年生于朝鲜。1955年,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新闻学科毕业,入职读卖新闻社,曾任社会部记者、纽约特派员,1971年离职。1964年报道卖血的现状,其关于“黄色之血”的连载报道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献血制度的确立。1977年,《诱拐》获文艺春秋读者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1984年,《不当逮捕》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另著有《私战》《疵》《我,会终生做一个乖僻的人》等。2004年去世。

  《羊之歌》(含续篇)是日本文化大家加藤周一撰写的散文体自传,2018年岩波书店创业100年之际举行的“读者优选佳书”调查中,该书荣登“岩波新书”系列第三名。至今重版不断,被不少日本读者认为是加藤周一的最高杰作。该书描写了作者童年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之间的生涯。《续 羊之歌》则是从1945年日本战败起,写到60年代日美新安保条约缔结时期为止。两部作品具有前后连贯性,不仅是记录这位“知识巨人”成长历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记录日本半个世纪多舛之命运的一份珍贵历史档案。作者在后记中曾写道,撰写本书并不是仅仅为了回忆叙旧,而是想记录下作为一个作为平均水准的日本人的经历。作品取名《羊之歌》,是因为作者出生在羊年,又认为自己性格中也有像羊的稳重的一面。但正像日本读者所评价,个性强烈、爱憎分明,又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毫不妥协的加藤周一,其实在日本人中极为罕见,绝不是日本人的“平均水准”,毋宁说是一只脱离了“羊性”的、特立独行的“羊”。

  案件发生在1974-1985年间的佛罗伦萨郊区群山之间,受害者先后一共有七对年轻的情侣(包括一对同性恋)。整个案件调查持续了三十多年,牵涉数万名调查对象,几十名嫌疑犯,其中数名嫌疑犯被长时间关押,但又因出现类似凶杀而被释放。案件成为意大利乃至世界历史上耗时最久、开销最大、警力投入最多的案件。警方、媒体、公众人物围绕案件提出不计其数的所谓破案理论,每一种似乎都能自圆其说,却又自相矛盾;美国联邦调查局也曾一度参与破案。但至今,被称作“佛罗伦萨的恶魔”的真凶依然逍遥法外。案件侦破过程展现了意大利暗的冰山一角,其中有些人因为参与案件侦破而飞黄腾达,有些人因为受到怀疑而身陷囹圄。

  BTK是杀手给自己取的代号,由三个英文单词“捆绑、折磨、杀死”(Bind, Torture, Kill)的开头字母组成。在行凶之后,杀手会以BTK为名向媒体和警方挑衅。原名丹尼斯·雷德的凶手犯下多起绑架、性侵及谋杀罪行,受害者包括至少7名妇女、1名男子和2名儿童。他曾在沉寂九年后突然复出作案,并声称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公众的恐慌和警方的无能成为他一再行凶的动机。经过三十年的斗智斗勇,这位杀人狂魔最终落网。令人惊讶的是,当时的丹尼斯·雷德已61岁,已婚并育有二孩,身份为普通牧师。

  本田靖春,日本记者、纪实作家,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评委会委员。1933年生于朝鲜。1955年,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新闻学科毕业,入职读卖新闻社,曾任社会部记者、纽约特派员,1971年离职。1964年报道卖血的现状,其关于“黄色之血”的连载报道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献血制度的确立。1977年,《诱拐》获文艺春秋读者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1984年,《不当逮捕》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另著有《私战》《疵》《我,会终生做一个乖僻的人》等。2004年去世。

  本书作者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正是“揭开盖子的第一人”。2017年11月,她在瑞典最大的日报《每日新闻报》刊登调查报告,以18名女性的证词,揭露某瑞典文化界名人的性侵丑闻,之后进一步指认此人便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著名文化人让-克洛德·阿尔诺。本书详细记录了这一系列丑闻曝光的过程、阿尔诺其人以及他与瑞典文学院的紧密联系,并由此暴露出瑞典文学院内部乃至整个瑞典文化界的诸多弊病。这桩丑闻最终激化了瑞典文学院中保守派与改革派的矛盾,促成了文学院的制度改革。

  “好想结婚啊,但谈恋爱好麻烦”,“我不需要丈夫,只想要孩子”,“就算是恋人也要AA制”,“和爸妈待在一起比较开心”“离婚便是恋爱的不良债权”……这些正是当代日本年轻人的心声。没有伴侣的20多岁的年轻人在女性中占七成,男性中占八成。还有四成的单身年轻人斩钉截铁地说“我不需要恋人”。更有甚者,年轻人之间有“将自己从麻烦的恋爱中解放出来吧”的言论。现在的年轻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专栏作家牛窪恵通过对六百位年轻人的定性与定量调查,试图探明当今这一恋爱低潮下年轻人情感变化以及新式婚姻的真相。

  在日本,“父母格差”一词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差距,作者认为日本当下已经进入了从“义”向“父母格差”社会转型的时代,而“父母的财富”和“父母的教育愿望”决定了儿童的教育背景以及未来的社会地位。书中,作者从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这三个角度入手,选取多个案例,分析了日本如何成为一个父母格差国家。作者认为,从家庭环境来说,教育资本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三者构成。一方面,虽然财富对教育有极大影响,但并非有钱的家长就一定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即使没有太多的金钱投入,也能从自身素质出发给孩子好的影响,其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作者针对自身任教的大阪大学的学生做了深度调查,考察了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学生是如何进入国内顶级高校,并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对其自身的影响。从教育行政角度,也考察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重新规划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公正转型所需的若干措施。

  芬兰记者阿努•帕塔宁2008年搬到美国,她本来是充满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社交生活,可是来美国后不久就变得谨小慎微,充满自我怀疑。她发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从购买一部手机到为教育和儿童保育进行税务申报——和自己的北欧老家相比都更复杂和充满压力。起初,她把自己严重的焦虑归因于自己难以适应自由的新环境。但是随着她越来越了解更多的美国人,她发现他们也和她一样倍感压力。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她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她澄清了那些认为北欧国家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国家养懒人”的常见误区,并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反而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风险性和更强的依赖性,普通人维持基本生计的成本也远比北欧国家更高。与之形成对比,北欧福利社会的创建使所有公民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由,这也说明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通用的。

  在德国的医院里,动手术、插管、放射治疗和人工呼吸这些业务——依据收费标准的不同,每人每天的住院治疗费用都在1600欧元左右——就是摇钱树。作者马蒂亚斯·特内斯行医多年,接手病例无数,其中包括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医治,只能依靠机器存活的患者。面对这些病患,很多医生和医院关心的并非如何去减轻患者的痛苦,而是如何获取经济利润。治疗越频繁、越复杂,他们的盈利空间就越大。为此,特内斯医生呼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姑息治疗,而非通过过度治疗去延长老年患者的痛苦,在具体评估之后,应该提倡姑息治疗,让病人有尊严地安详离世。

  马蒂亚斯·特恩斯,1967年出生于德国鲁尔区中心的小城维滕。1986—1996年就读于波鸿大学医学院和维滕-黑尔德克大学医学院。自1998年起,特恩斯博士担任麻醉科和姑息治疗科医师。现在他是北威州在德国姑息医疗协会的发言人,也是德国联邦议会法律委员会临终关怀问题专家。此外,他经常出席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比如德国电视二台的“马尔库斯・朗茨访谈”。特恩斯博士是《明镜周刊》和《时代周报》有关姑息医疗的采访对象。除了《临终困局》一书外,他还与同事合编了姑息医疗方面的教科书。

  与弗洛伊德研究人类非常行为不同,著名的动物学家莫里斯侧重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他站在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将人安置在人类进化历史的经纬之中观察、解剖、透视、阐述现代人的行为。本书是一本关于进化、社会学和女性身体研究的书,它引领全球女性重新认识真实的自我。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运用事例和数据分门别类地描绘出女性身体各个部位的历史,及其在各种文化习俗、种族、地域的合力下完成的“内在变革”,展现了经过上千万年进化而来的、隐藏在女性身体里的完美结晶和不为人知的身体秘密。

  美国一直深陷中东事务,为石油,为反恐,为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等等而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作者追根朔源,从美国正式建国前后开始,讲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期,从外交角度叙述了美国与中东的关系。最初,美国人是怀着对中东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踏上探险之旅的。通过与中东海盗的首战巴巴里战争,建立了海上军事实力,由此从商业利益转向政治利益的追逐,开启了其对中东事务的介入,此后,无论是从战略上、财政上、文化上还是宿命上讲,美国一直在参与中东事务。双方的利益不仅塑造了双方的关系,也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证明,从19世纪初的海战到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随着双方国力的增强,战略考虑使得双方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得美国一再深陷于肮脏的现实中。

  本书以“最后一名逃兵” 鲍曼的生平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1941年,19岁的路德维希·鲍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驻守于法国的军营。第二年,他与同乡友人库尔特策划逃离军队,不幸失败,被判处死刑,后因恩赦减刑释放,被投入入侵苏联的战争,库尔特死亡,鲍曼受了重伤。从苏军战俘营被释放后,1945年12月他回到家乡,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唾骂,一度消沉,终日酗酒,之后又遭受妻子去世、家庭破碎的打击,其后终于振作,在贫困中抚养大了子女。受到前狱友的鼓励,65岁时投入和平运动。70岁时成立了纳粹军事司法牺牲者全国协会,将为逃兵恢复名誉视为人生目标。在变化的社会舆论和历史学家的帮助下,终于在2009年9月,德国联邦议会以全场一致的投票通过了逃兵名誉恢复决议。此后鲍曼继续从事和平运动,2018年以96岁的高龄去世。

  对马达雄,1945年生于日本青森县。日本秋田大学名誉教授。专攻德国近代和当代教育史、德国现代史。主要作品包括《抵抗希特勒的人们》(中公新书,2015)、《第斯多惠研究》(创文社,1984)、《纳粹主义、抵抗运动与战后教育:战胜过去的原貌》(昭和堂、2006)、《德国:战胜过去与个体培养》(编著,2011),以及译著《反纳粹与抵抗的教育家:赖希韦恩1898-1944》(Ulrich Amrnk著,1996)。

  在近现代世界政治史上,美国的政党因其独特的党群关系和运作规律而独树一帜。自其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多次分化、整合,最终发展成为今天两党制的形态。本书从政治史和制度史两个角度切入,回溯了美国政党政治250年的历史,从建国制宪时代开始,历经南北战争、大萧条、二战、冷战时代,一直讲述到不久前特朗普与拜登的选战。除了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民主、共和两党外,还介绍了曾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联邦党人、辉格党以及其他第三党派的浮沉,不仅深入浅出地简介了政党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勾勒出了美国两百多年来社会的演变轨迹。

  在西欧和东欧,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反犹太主义和对犹太人的敌意急剧增加。历史学家格茨·阿利首次将现代反犹太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提出。在不减轻德国历史罪责的前提下,他说明了自19世纪末以来,竞争和嫉妒、歧视和大屠杀如何在许多地方为驱逐犹太人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二战期间,纳粹占领者最终杀害了600万犹太人,其中大部分在东欧,有时还得到当地警察和当局的协助。格茨·阿利以其泛欧洲的视角,对大屠杀进行了全新的剖析。

  本书是日本民众史大家色川大吉的代表作。有别于长期以来侧重于政治人物自上而下社会规划的传统明治史观,作者认为不同阶层、群体的民众都在现实生活中创造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享受着节日、信仰、艺术、技术、衣食住行等,这些社会文化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力量,无形地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熟的现代文化和兰学遗产、广泛普及的教育、民众自身崭新的精神自律、充满城乡的志士气概,再加上憧憬新时代的巨大热情,因此有较充分的准备迎接西欧文化洪水般的冲击,形成了日本摆脱国际危机的前提条件。书中以丰富的事例,从民众史观的角度挖掘了明治文化中被忽视的重要侧面,展现了那一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精神风貌,也是对明治时代大众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致敬。

  本书回顾日本近代的历史,剖析“亲美”与“反美”意识的变化,从世界上“亲美”与“反美”的趋势变化入手,凸显日本独特的“亲美”意识,并指陈以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学等宏观层次,在解释日本亲美现象上的局限;继而提出辅以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微观层面来解释。从幕末黑船来袭时期直到战后美国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探讨“自由”圣地的形象、大众文化阶次的美国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中性别议题等不同面向。作者希望日本社会能真诚面对亲美倾向之下隐匿的各种问题,诚实面对亚洲人民与历史,从而找回日本的主体性。

  《巴比伦怪物——魏玛德国罪案集》一书共有十一个章节,从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一直写到第三帝国的建立。本书遵循“历史+真实犯罪”的原则,全面梳理了魏玛德国的刑事犯罪历史、警察发展历史以及有组织犯罪历史。故事以胖子神探恩斯特·甘纳特(Ernst Gennat)的惊险职业生涯为主线,将奇诡恐怖的案情探寻、德国警察体系和刑侦技术演进、动荡颠沛的社会变革融于一体。通过这一叙事,读者可以了解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人性中那些复杂、神秘和幽暗的层面。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贯穿历史的脉络,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本书是李普曼最富盛名的著作。他研究认为公众的智慧与决策能力是个神话,神圣的公众形象仅仅是幻影。面对公众事件与公共事务,公众只是一群“局外人”,他们的时间、精力和获得的信息都极其有限,既没有识别真相的智慧,也缺乏有效决策的能力。他们就像是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麻木而茫然。他们必须走下公众的圣坛,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李普曼将他对公共舆论的思考和民主理论结合,试图探索优化民主的新途径,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此外,本书提供了了解美国政治的全新视角。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发展,文字简洁、生动,不玩弄术语,非常适合学生和一般读者。

  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这些对谈一部分是在弗洛姆位于瑞士洛迦诺的公寓里录制,一部分在苏黎世广播电台的现场录制。本书便是对谈的文字记录。艾里希·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以生命的名义”“人是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时,古稀之年的弗洛姆已完成了十二部著作,而通过广播这种媒介,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自己的思考,这还是第一次。弗洛姆用简洁明了的口语和即兴思考,生动又新颖地阐述了他一生从事研究的精神领域,对其心理学著作构成了必要的阐释和有趣的补充。

  关宜馨与昆明的十多户中产家庭结成了超越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关系的长期友谊,这些家庭的父母大多是一九七〇年代生人,在与这些父母、学校的老师等相关人员的交谈和来往中,关宜馨以人类学学者特有的对叙述和细节的敏锐,将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与学术规范相结合,对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雄心勃勃的育儿方式以及他们身处其中的希望与焦虑提供一种理论性的解释,回应了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城市中产阶级父母所处的道德困境,以及在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家庭这一最基础单位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经历。将这些父母的经历置于国家努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历史背景下,此书揭示了经济变革如何在人类最私密的经历中表现出来。本书提供了一种对道德能动性的本质的思考,探讨人们如何在生活无数的意外事件中,辨识什么是可以控制的,什么是不可以控制的。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萨义德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者、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主义》(Orientalism)、《巴勒斯坦问题》(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报道》(Covering Islam)、《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The Politics of Dispossession: The Struggle for Palestinian Self-Determination, 1969-1994),等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HASHKFK
传真:0896-98589990
ICP备案编号:
Copyright © 2012-2024 BETHASH竞技游戏工作室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