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SHKFK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我们索性也慢了下来,忘记了巴士的时刻,沉迷于和袋熊共度的傍晚。人走在栈道上,袋熊走在草丛里,我看不见它们肚子上开口朝后的小袋子,只能想象春天出生的小袋熊此刻应该还睡在母亲的袋子里——难怪有只袋熊在我拍照时抬起了眼,露出警惕的神色;但它的警觉只维持了几秒,嘴巴都懒得停下咀嚼的动作。摇篮山的袋熊见惯了徒步者,何况,尽管看起来笨拙、迟钝,但袋熊的逃走速度可以达40公里/小时,根本不是两个慢吞吞的人类能追上的。
赵放的博士论文研究了“塔州农田小水坝的生态价值”,为此他走访调研了许多水坝,统计周围的动植物数据。塔岛上有11种青蛙,他听一听蛙鸣便能知道生活在此的是哪一种。在摇篮山工作的那个夏天,有时兴致来了,他会凌晨4点去登山看日出。这是野生动物活跃的时间段,细小的负鼠、隐蔽的袋狸,都是游客很少能见到的动物。他每日巡山,遇见受伤的动物时,都要将它们送到救助站。结婚生子之后,赵放带孩子去摘蓝莓见过鸭嘴兽、摘草莓遇到针鼹,孩子从小看惯了这些会令旅行者大呼小叫的奇特动物。
袋鼠更不必说,澳大利亚的袋鼠泛滥程度早有各种新闻报道。塔岛四面环海,生态系统与澳洲大陆相通却又颇有不同,比如这里没有大陆常见的几种大袋鼠,而以身长最高不过1米多点的小袋鼠(wallaby)为主,南部的布鲁尼岛上还生活着特殊的白色小袋鼠。赵放读博时,有位同事的研究课题便是袋鼠的偏手性——刊登在《当代生物学》,结论是澳州大陆和塔岛的野生袋鼠执行特定动作时都自然偏好用左手,例如清理鼻部、摘叶子或弯曲树枝。
小企鹅的叫声复杂,有时还会伴以剧烈的身体动作,不同的叫声用于吸引配偶、攻击、通信、警报、定位等许多目的。向导解释说初冬是求偶的季节,这只小企鹅正忙着以叫声来吸引伴侣。可它的同类似乎不如它急切——另外两只小企鹅匆匆忙忙地从树下走来,发现我们之后,飞速地跑进了筑巢箱,隔了好一会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看一眼,又迅速地缩了回去。而观景台的甲板下面还躲着两只小企鹅,它们可能已经处在约会阶段,交头接耳地观察着人类。